最新发布 第142页

大社保网

社保转移接续咋办理?
社保资讯

社保转移接续咋办理?

小编,大社保 9年前 (2016-09-08) 3873浏览

社保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的是最根本的保障,所以若参保人离开参保地,其社保转移接续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么,社保跨省的转移接续具体如何进行,又需要哪些材料?下面,以北京市为例,为大家详细解答具体操作步骤。 基本养老险、医疗险可跨省转移 根据相...

北京10月起将实现“五证合一” 社保登记被纳入
社保资讯

北京10月起将实现“五证合一” 社保登记被纳入

小编,大社保 9年前 (2016-09-08) 3913浏览

近日,小编从北京市工商局召开的商事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0月1日起,登记注册企业将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即从目前的工商、税务、质监、统计“四证合一”,纳入社会保险登记,实现“五证合一”。继“三证合一”改革之后,创业投资、注册公司将更加...

9月起一批新规将实施:社保公积金变化有哪些?
成功案例

9月起一批新规将实施:社保公积金变化有哪些?

小编,大社保 9年前 (2016-09-08) 2227浏览

9月起,又有一系列新规走进我们的生活。其中除了告别相关证明外,还涉及社保和公积金等方面的变化;具体有哪些变化,跟着大社保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证明开具新规 告别20项“奇葩”证明 公安部等12个部门出台的《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

住房公积金结息对账单,你收到了吗?
社保资讯

住房公积金结息对账单,你收到了吗?

小编,大社保 9年前 (2016-09-08) 3848浏览

日前,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了2015-2016年度住房公积金结息对账工作,个人住房公积金结息对账单将于8月31日前通过短信、邮寄等方式发放。 据小编了解,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北京地区逾15万个缴款单位880万名缴存职工(包括已办理封存住房公...

北京住房公积金的封存和转移办理材料清单
HR资讯

北京住房公积金的封存和转移办理材料清单

社保新闻 9年前 (2016-09-07) 1519浏览

一、办理依据 1、《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50号令) 2、《北京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办法》(京房公积金管委会[2006]2号) 3、《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封存管理办法》(试行)(京房公积金发[2010]4...

北京住房公积金的封存和转移操作流程
HR资讯

北京住房公积金的封存和转移操作流程

社保新闻 9年前 (2016-09-07) 2104浏览

一、封存的办理程序 单位为所属职工办理单位内部封存,需填制《住房公积金汇缴变更清册》,在办理汇缴业务时一同办理。 开通住房公积金网上业务的单位可通过网上业务系统进行申报。 二、转移的程序 (1)职工在新调入单位的归集部门开...

想拿北京“绿卡”?小编来告诉你怎么办《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成功案例

想拿北京“绿卡”?小编来告诉你怎么办《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小编,大社保 9年前 (2016-09-05) 2870浏览

一、申请单位资格要求   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外国(地区)、外埠在京设立的非法人分支机构可为其聘用员工申请北京市工作居住证;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驻京研发机构、金融企业、文化创意企业、跨国公司地...

招聘中提9个问题,“伪人才”原形毕露(下)
HR资讯

招聘中提9个问题,“伪人才”原形毕露(下)

小编,大社保 9年前 (2016-09-02) 2146浏览

有一个问题很重要,但却往往被许多企业忽视:在招聘关键岗位人才时,要不要考虑候选人在入职后的一定期限内,其能力发展是否能够跟上企业不断变化的要求,即他是否具有较强的适应未来变化的能力或潜力?这一问题的答案有两个—— 第一个答案:不需要考虑候选人未来适应...

招聘中提9个问题,“伪人才”原形毕露(中)
HR资讯

招聘中提9个问题,“伪人才”原形毕露(中)

小编,大社保 9年前 (2016-09-02) 2017浏览

大多数招聘失败的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在招聘时判定候选人是“很难得”的人才,但在入职一段时间之后,却忽然发现他的能力并不能满足要求,于是后悔当初在招人时“看走眼”了。这引申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会“看走眼”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

天价薪酬不可怕,可怕的是选错人!如何才能看人不走眼?
HR资讯

天价薪酬不可怕,可怕的是选错人!如何才能看人不走眼?

小编,大社保 9年前 (2016-09-02) 2371浏览

谈到关键人才招聘,我们不得不说:市面上的“伪人才”可不少,一旦一不小心把他们请进来,公司就必然要遭受损失;“伪人才”担任的职务越高,负责的工作权重越大,公司遭受的损失必然越大。现实中,几乎每一家民企都有过因聘用了“伪人才”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教训。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