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有什么区别吗?

HR资讯 小编,大社保 1949浏览

可能很多参保者听说过我们的社保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但是并不理解其中的区别和关系。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你知道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有什么区别吗?

(一)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一般来讲是指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是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

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划分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1991年《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开始建立起来的。

在1986年国家对国营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对新入职的职工要求缴纳退休养老基金,这也是最初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型。1991年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国家明确对于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

视同缴费就是不用缴费了吗?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其实不是的。2011年《社会保险法》规定,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因此,视同缴费期间并不是不用缴费,只是个人不缴费,政府缴费而已。

2014年10月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样对于2014年9月以前参加工作的中人,其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

你知道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有什么区别吗?

(二)实际缴费年限。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大家社保缴费的时间就是缴费年限了。缴费年限要具体到月为止,平均每月转化为0.083年。

实际缴费中,各地政府每年会公布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根据2019年5月《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实施方案》规定,从2019年5月起,国家将使用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社平缴费基数,按照其60%~300%核定缴费基数的下限和上限。过去我们都使用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核定的,统计口径转变以后社平缴费基数至少下降20%以上。比如河北石家庄市矿区社保缴费标准,2019年4月份按照非私营省月社平工资100%缴费标准为每月1194元,2019年5月份按全口径省月社平工资100%缴费标准为每月946元,后期的缴费基数只有前期的79.2%。

由于当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得出的比值叫做缴费指数,关系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所以当年缴费基数和当年社平缴费基数都很重要。社平工资的口径转变以后,国家将会提出过渡性方案,确保平稳衔接。

你知道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有什么区别吗?

(三)养老金的计算

目前,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待遇叫做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1)基础养老金主要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以及平均缴费指数有关。但是平均缴费指数计算的过程中有问题。

企业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全国多数地区是没有视同缴费指数的。没有视同缴费指数,那么就只能按照实际缴费年限的平均缴费指数来计算。

上海市明确退休人员视同缴费指数都按照1计算,那么就相当于视同缴费年限大家都按照100%的社会平均工资缴费档次缴纳的社会保险,不会因为工资差距而产生缴费基数差距。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退休时本人的职务职称确定的级别、薪级级别以及退休时职务职称确定的当地退休生活补贴数额,所对应的视同缴费指数表查找计算而来。所以,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也是不同的。不过,每个省都有其统一的标准。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跟个人账户退休时的累计余额和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相关。视同缴费年限期间是没有个人账户的。

实际上国家从1995年才要求各地建立起个人账户,上海、深圳等地从1992年就开始实践。

(3)过渡性养老金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

实施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通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作为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种补偿,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来讲也作为缺少职业年金的一种补偿。

过渡性养老金有过渡性系数,也有平均缴费指数。过渡性系数,根据当地的发展情况,从1%~1.4%不等。

平均缴费指数,没有视同缴费指数的地区是按照实际缴费年限的平均指数,有视同缴费指数的地区是按照全部年限综合的平均缴费指数计算。

你知道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有什么区别吗?

总体来看,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可以计算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的过渡性养老金,比实际缴费年限要划算很多。实际缴费年限如果缴费基数高也能影响过渡性养老金,也是比较划算的。

转载请注明:大社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