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不上班公司也须支付工资情形 未按标准支付属违法拖欠

HR资讯 小编,大社保 1108浏览

工资是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是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

而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劳动者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也须支付工资的情形。如医疗期、停工留薪期、产假等,部分用人单位在这些情形下并未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从而引发了不少的劳动争议。

未按规定支付相应的工资待遇实际属于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下面列举为大家介绍6种常见的、易产生争议的、不提供劳动也应该支付工资的情形及支付标准。

6种不上班公司也须支付工资情形 未按标准支付属违法拖欠

病假工资:

员工因身体原因就不能继续在岗位上工作,请病假期间,由于员工不上班,单位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支付给予员工工资。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并不是说企业都可以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病假工资,应当依照当地的法律支付标准支付,一般由劳动合同约定、员工工龄、连续病休时间等决定。病假工资支付标准各地区各不相同,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停工留薪期工资:

停工留薪期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原工资、薪水、福利、保险等待遇不变的期限。

停工留薪期工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除本地法规另有规定外,一般按照员工前12个月除加班工资外的平均工资支付。

如果劳动者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因每个月的工作状态不同,计件工资部分会有浮动,故应分情况区别对待。

医疗期工资: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的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带薪年假工资:

带薪年休假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工作满一定的工作年限后,每年享有的保留工作带薪连续休假。

职工年休假期间应按照正常出勤支付工资,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待岗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2条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6种不上班公司也须支付工资情形 未按标准支付属违法拖欠

产假、产检假工资:

职工请假进行产检,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其实际出勤计算工资。

产假时间和产假工资发放标准,全国各地各不相同,应按照当地政策要求发放。

产假工资法律上称之为“生育津贴”,怀孕女职工在休产假期间可以享受生育津贴的待遇。

6种不上班公司也须支付工资情形 未按标准支付属违法拖欠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上述工资,员工可到劳动部门投诉,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除了需要足额支付外还要支付赔偿金和罚款,更严重的将面临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六条 之一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转载请注明:大社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