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有多严重?追发成功的工资就有200个亿!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

成功案例 大社保编辑 1727浏览

欠薪容易讨薪难!据人社部网站消息,今日,人社部召开2018年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视频会,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会上指出,今年1至11月,各地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查处欠薪案件12.8万件,为281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224.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8.2%、14%、28.3%。

农民工欠薪要根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通知,要求到2019年年底实现农民工工资“月薪制”全覆盖,并将这一措施作为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的重要手段。

农民工发工资,一般来说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或春节时才能拿到工资,而不是按月发放,按月发放的只是生活费2300元。年底统一发工资和工程款结算方式有关

法律赋予农民工按劳取筹的权利,无论什么样的行业、企业都应该严格执行,不容打折。

对农民工实施月薪制,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像工程款的问题,可以通过制度性的安排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信”,包括个人的信用、单位的信用、社会的诚信、一般企业的信用、自然人信用,归根结底就是不许拖欠工人的工资。

企业欠薪如何维权?

1、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投诉举报电话详细咨询当地劳动部门。

2、当地人民法院。《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3、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提出劳动仲裁的时效:60日;即劳动者应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但很多劳动者一直疑问,怎么界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根据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规定,拖欠工资的争议,以劳动者收到用人单位的“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之日起计算,否则以“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作为标准。)

转载请注明:大社保网